停课不停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升本资料 > 生理病理解剖学 >

河南专升本2016年生理病理解剖学真题参考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考点】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2. 【答案】A
【考点】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解析】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形式。
3. 【答案】C
【考点】可兴奋细胞
【解析】可兴奋细胞是指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等。可兴奋细胞的共同特点是形成动作电位。
4. 【答案】D
【考点】兴奋-收缩耦联
【解析】兴奋-收缩耦联是指肌纤维的兴奋和收缩的中介过程。其包括三个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处;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实现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耦联因子是胞浆内的Ca2+
5. 【答案】C
【考点】不完全强直收缩
【解析】当动作电位的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前后两个连续的动作电位所触发的两次收缩就可能叠加起来,产生收缩总和。若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大于收缩期而小于单收缩时程时,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为不完全强直收缩。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C。
6. 【答案】B
【考点】血浆的渗透压概念特点
【解析】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约80%来自Na+和Cl-,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7. 【答案】A/D
【考点】血型的分型
【解析】此题存在两个正确选项。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只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血清凝集说明含有A凝集原,而血清与A型血红细胞不凝集说明血清中不含抗A,所以该人的血型可以是A型,也可以是AB型,都满足题干所说要求。
8. 【答案】B
【考点】等容收缩期
【解析】等容收缩期为心室收缩期的第一个时期。心房收缩结束后,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迅速升高。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推动房室瓣关闭,阻止血液返流入心脏。房室瓣的关闭产生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由于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由于血液的不可压缩性,尽管心室肌在强烈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但心室的容积不变,故名等容收缩。此期持续约0.05秒。当主动脉压增高或心肌收缩力降低时,等容收缩期延长。
9. 【答案】A
【考点】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
【解析】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升高,但主要使舒张压升高明显,收缩压的增加较小,脉压减小。外周阻力对舒张压的影响要大于对收缩压的影响。
10. 【答案】D
【考点】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解析】有效胶体渗透压即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之差。它是限制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白蛋白浓度,当蛋白尿或肝功↓→血浆蛋白↓→血浆胶渗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
11. 【答案】C
【考点】平静呼吸特点
【解析】主要吸气肌是膈肌和肋间外肌,主要呼气肌是肋间内肌和腹肌。吸气动作是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引起的主动运动。呼气运动的产生并不是由呼气肌收缩引起的,而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所引起。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C。
12. 【答案】A
【考点】肺气肿时身体出现的变化
【解析】肺气肿时,弹性纤维被破坏,弹性回缩力降低,弹性阻力减小,致使呼气末肺内残存的气量增大,导致肺通气阻力减小。
13. 【答案】C
【考点】肺泡通气量的公式
【解析】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量。一般指肺的动态气量,它反映肺的通气功能。肺通气量可分为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无效腔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等。每分通气量指肺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即潮气量呼吸频率的乘积。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无效腔气量一般为150 mL肺泡通气量在变化前后分别为(500-150)×12=4200 mL和(250-150)×24=2400 mL,所以答案选C肺泡通气量减少。
14. 【答案】D
【考点】呼吸运动的调节
【解析】外周化学感受器所感受的刺激是其所处环境动脉血PO2的下降,而不是动脉血O2含量的降低。贫血或CO中毒时,血红蛋白的携氧量下降,动脉血O2含量的降低,但动脉血氧分压是正常的,所以并不引起呼吸加强。
15. 【答案】C
【考点】胃酸的生理作用
【解析】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杀死随食物及水进入胃内的细菌;③胃酸进入小肠时,还可促进胰液、胆汁及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钙等物质的吸收;④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⑤反馈性抑制胃窦部细胞分泌胃泌素。
16 【答案】C
【考点】胆汁的生理作用
【解析】胆汁的生理作用:①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内,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②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搜集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因此,胆盐便成了不溶于水的脂肪水解产物到达肠黏膜表面所必需的运载工具,对于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③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对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选项中说是促进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C错误;④利胆作用,进入小肠的胆盐大部分由回肠吸收入血,再经门静脉运送回到肝脏重新合成胆汁,称为胆盐的肝肠循环。
17. 【答案】B
【考点】胃肠激素的释放
【解析】食糜中的HC1可刺激小肠黏膜中的S细胞分泌促胰激素。当小肠上段pH降至 3.0时,可引起促胰激素大量释放。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糖类物质几乎没有作用。
18. 【答案】C
【考点】基础代谢率影响因素
【解析】影响因素:①甲状腺激素BMR↑;②体温:1℃↑BMR13%↑;③肾上腺皮质激素:BMR↓;④性别:男>女;⑤年龄:越大,BMR越低。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C。
19. 【答案】C
【考点】乙酰胆碱
【解析】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在外周,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多数小汗腺的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舒血管纤维)等。
20. 【答案】A
【考点】剧烈运动少尿的原因
【解析】肾血流量的调节:神经对肾血管的调节以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为主。在剧烈的肌肉运动或环境温度升高时,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皮质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少尿。
21. 【答案】D
【考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机制
【解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的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所组成,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容量、血管张力和血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能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引起保钠保水,血量增多。
22. 【答案】B
【考点】肾内自身调节
【解析】当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高时,由于渗透压升高,阻碍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加。静脉注射甘露醇。由于甘露醇可以从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可使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加。
23. 【答案】B
【考点】晶状体的调节
【解析】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睫状肌紧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即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小)→物像前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24. 【答案】D
【考点】神经的营养作用
【解析】神经末梢可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这一作用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脊髓灰质炎患者一旦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失去了神经的营养作用,导致它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25. 【答案】A
【考点】突触前抑制的发生原因。
【解析】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一定水平时,突触前膜上的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的Ca2+进入突触前末梢的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的瞬间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小泡的出胞,即引起末梢递质的释放。递质的释放量和进入轴浆的Ca2+量呈正相关。兴奋性递质释放的量的减少,则产生突触前膜的抑制。
26. 【答案】D
【考点】脊休克的表现形式
【解析】脊休克特点:反射活动暂时丧失,随意运动永久丧失。表现为:脊休克时断面下所有反射均暂时消失,发汗、排尿、排便无法完成,同时骨骼肌由于失去支配神经的紧张性作用而表现紧张性降低,血管的紧张性也降低,血压下降。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D。
27. 【答案】D
【考点】腺垂体分泌激素的原理
【解析】腺垂体主要分泌7种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均有各自的靶腺,分别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缩官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神经细胞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至神经垂体贮存和释放的。
28. 【答案】C
【考点】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性
【解析】甲状腺激素主要维持胚胎期间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所以对神经系统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29. 【答案】B
【考点】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胰岛素的生理作用:①对血糖代谢的调节: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时,迅速引起胰岛素的分泌,使全身各个组织加速摄取和储存葡萄糖,尤其能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且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贮存和利用;②对脂肪代谢的调节;③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能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然后直接作用于核糖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还能抑制蛋白质分解。
30. 【答案】D
【考点】引发排卵发生的关键因素
【解析】黄体生成素峰(LH峰)是引发排卵的关键因素。
31. 【答案】A
【考点】心肌脂肪浸润概念
【解析】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延伸入心肌细胞间称为心肌脂肪浸润。注意它并非是心肌脂肪变性。病变常以右心室特别是心尖区最为严重,临床上多见于高度肥胖者,重度心肌脂肪浸润可致心脏破裂,引发猝死。
32. 【答案】A
【考点】凋亡的定义
【解析】凋亡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不破裂、不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与细胞的损伤性坏死不同,不破坏组织结构。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
33. 【答案】A
【考点】增生的类型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生理性增生又分为代偿性增生和内分泌性增生。病理性增生多与激素刺激有关;肿瘤细胞增多所致的肿瘤性增生也属于病理性增生范围。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属于生理性增生中的内分泌增生。
34. 【答案】D
【考点】脂肪变性概念
【解析】脂肪变性是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等,与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及肥胖有关。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D。
35. 【答案】D
【考点】肠上皮化生
【解析】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腺上皮轻度肠上皮化生,个别腺体扩张,间质淋巴组织增生。
36. 【答案】C
【考点】湿性坏疽易发生部位
【解析】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
37. 【答案】A
【考点】细胞的再生能力
【解析】人体细胞的再生能力: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是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很强,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而肝细胞属于稳定细胞,再生能力较强;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极弱或不能再生。
38. 【答案】C
【考点】肉芽组织的功能
【解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有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并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发挥修复作用的成分为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为炎症细胞,这是指抗细菌和霉菌感染,作用更大的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39. 【答案】C
【考点】一期愈合特点
【解析】一期愈合特点: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和严密,炎症反应轻微,愈合时间较短,切口呈白色线状瘢痕。除C选项外,其余三项均为二期愈合特点。两者应注意区分。
40. 【答案】D
【考点】门静脉受阻淤血机制
【解析】由于门静脉是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形成的,两条静脉的血流流向肝脏,即从门静脉流入肝脏,因此当门静脉内压力增大,或机械梗阻时,脾静脉回流不畅,血液淤积于脾脏,时间长了,会导致脾脏肿大。
41. 【答案】C
【考点】贫血性梗死常发生部位
【解析】贫血性梗死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组织。当梗死灶形成时,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为白色梗死)。
42. 【答案】C
【考点】炎细胞的临床意义
【解析】炎细胞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见于病毒和慢性炎症时;嗜酸性粒细胞见于寄生虫感染、超敏反应性疾病;中性粒细胞见于急性炎症,特别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43. 【答案】D
【考点】败血症概念
【解析】败血症是指细菌从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易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生。
44. 【答案】D
【考点】肉芽肿
【解析】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常见的肉芽肿病变有:①风湿小体;②细胞性矽结节;③结核结节;④麻风肉芽肿;⑤树胶样肿;⑥伤寒小结;⑦血吸虫卵引起的肉芽肿;⑧其他:如手术线头引起的异物肉芽肿等。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D。 
45. 【答案】A
【考点】肉瘤的诊断依据
【解析】肉瘤的诊断依据:镜下表现为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46. 【答案】A
【考点】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解析】交界性肿瘤是指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
47. 【答案】B
【考点】血道转移的概念
【解析】血道转移是指已脱落的癌细胞经过血液系统被带到全身其他部位又发生同种类型肿瘤的现象。癌细胞侵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处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
48. 【答案】A
【考点】良、恶性肿瘤的判断
【解析】选项中属于良性肿瘤的是多形性腺瘤,其他选项都属恶性。
49. 【答案】B
【考点】泡沫细胞的来源
【解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主要来源于单核细胞和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50. 【答案】B
【考点】大叶性肺炎的性质
【解析】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性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
51. 【答案】C
【考点】硅肺的病变
【解析】硅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职业病,其病变以硅结节形成和广泛肺纤维化为特征。
52. 【答案】D
【考点】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区分
【解析】良性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一般<2㎝,溃疡深,底平坦干净,边缘整齐、如刀割,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恶性溃疡:不整形、皿状或火山口状,溃疡直径一般>2㎝,较浅,边缘不整齐、隆起,底部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明显,周围黏膜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应注意区分两者。
53. 【答案】D
【考点】病毒性肝炎病变
【解析】病毒性肝炎病变性质属于变质性炎症。基本病变包括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及胞浆疏松化。
54. 【答案】A
【考点】大肠癌的好发部位
【解析】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由于肠道息肉等良性肿物属癌前病变,所以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也正是大肠癌好发部位。
55. 【答案】B
【考点】肾病综合征
【解析】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56. 【答案】D
【考点】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性质
【解析】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57. 【答案】D
【考点】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月体形成,故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故好大夫提示本题选D。
58. 【答案】C
【考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主要广泛累及脑实质。但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最为严重;脊髓病变最轻,常仅限于颈段脊髓。
59. 【答案】C
【考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变性质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60. 【答案】D
【考点】原发性(型)肺结核的病变
【解析】原发性(型)肺结核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征形成。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病程较短,大多可自愈。
生理学部分
二、填空题
61~62. 阈值   反比
63~64. 因子Ⅲ   组织中
65~66. 4期   自动
67~68. 壁   维生素B12
69~70. 血浆晶体渗透压   循环血量
71~72. 黑质   纹状体
73~74. 血钙   血糖
75~76. 升高   孕激素
三、名词解释
77. 阈电位:当刺激引起膜内正电荷增加,即负电位减小(去极化)并减小到一个临界值时,细胞膜中的钠通道大量开放而触发动作电位,这个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78.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人55%~65%。
79.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以头区为主)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80.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溶质的浓度增大,渗透压增高,妨碍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81. 应激反应: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如感染、缺氧、饥饿、手术、疼痛、寒冷及精神紧张等刺激时,血中ACTH浓度立即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四、问答题
82.答:氧离曲线是指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曲线呈S形,分为上、中、下三段。
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①上段:氧分压在60~100 mmHg范围内,曲线较平坦,即氧分压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是Hb与氧气的结合部分;②中段:氧分压在40~60 mmHg范围内,曲线较陡,即氧分压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较大,是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气的部分;③下段:氧分压在15~40 mmHg范围内,曲线最陡,即氧分压稍降低,Hb氧饱和度即明显减小,是氧合血红蛋白与氧的解离部分。相当于组织活动加强时,氧合血红蛋白进一步解离的部分,此时能为组织提供更多的氧气,以保证组织活动引起氧耗激增的需求。
83.答: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征和功能的比较:
(1)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躯体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导通路传来的冲动,通过换元接替后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一般认为,经典的感觉传导道是由三级神经元的接替完成的。来自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纤维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与第四层内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它的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这一感觉投射系统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它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五、论述题
84.答:大失血低血压时尿量减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而实现:
(1)肾交感神经兴奋: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可使肾交感神经兴奋;也可因动脉血压下降,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肾交感神经兴奋。肾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一是引起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且前者收缩比后者更明显,因此,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二是增加肾小管重吸收NaCl和水,最终导致尿量减少。
(2)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循环血量减少,使左心房的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下丘脑视上核的作用减弱,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血管升压素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增加;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减少时,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血流量减少,对肾入球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也可激活牵张感受器,使肾素释放增加;同时,由于入球小动脉血压降低和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滤过的钠量减少,以致到达致密斑的钠量也减少,于是激活致密斑感受器,也可使肾素释放。肾素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有: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调节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转运,使尿量减少;直接引起血管收缩,流经肾小球的血量减少;刺激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素,因而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病理解剖学部分
六、填空题
85. 左前降支供血区(左室前壁、心尖及室间隔前2/3)
86~87. 内囊   基底节
88. 风湿性
89. 肝
90~92.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93. 低分化鳞癌
94~96. 增生期  胶质贮积期  结节期
97~100. 脂纹期  纤维斑块期  粥样斑块期  继发改变(复合性病变)
七、名词解释
101. 槟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102. 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肿瘤的异型性。
103. 冷脓肿:骨结核时,周围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由于局部并无红、热、痛,故称为冷脓肿。
104. 肺肉质变: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称肺肉质变。
105. 假膜性炎:黏膜发生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黏膜组织及病原菌可在黏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又称假膜性炎。
八、问答题
106. 答:肝硬化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原因有:①窦性阻塞:肝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肝血窦闭塞或窦周纤维化,使门静脉循环受阻;②窦后性阻塞:假小叶压迫小叶下静脉,使肝窦内血液流出受阻,进而影响门静脉血流入肝血窦;③窦前性阻塞:肝内肝动脉小分支与门静脉小分支在汇入肝窦前形成异常吻合,使高压力的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内。
107. 答:血栓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①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动脉内,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组成;②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由血小板小梁和红细胞构成;③红色血栓,延续性血栓的尾部,主要见于静脉内,镜下见纤维素的网眼内充满红细胞;④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内,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九、论述题
108. 答:坏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坏死范围小时,可被坏死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蛋白溶解酶溶解液化,再由淋巴管和小血管吸收,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分离排出: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留下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内脏的坏死组织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排出所留下的空腔,称为空洞。
(3)机化与包裹: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坏死灶较大,不能完全机化时,可由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将其包绕,称为包裹。
(4)钙化:坏死细胞和细胞碎片若未被及时清除,则日后易吸收钙盐和其他矿物质沉积,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
 
 
 
 
 

联系电话:0371-55939155
网站:http://www.trzsb.com/
QQ群:814334624 天任专升本交流群
QQ号:2337994759 在线咨询

好课推荐

125河南专升本全年集训营

¥19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225河南专升本秋季集训营

¥17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325河南专升本寒假集训营

¥11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425河南专升本走读集训营

¥12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专升本互动

微信公众号:河南天任专升本

专升本最新动态推送

备案信息:豫ICP备2023009672号-1 Copyright © 2007-2020 trzsb.com
总部咨询电话:19939978340
郑州天任升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