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升本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基本假设
1、理性人(经济人)假设。每个参与者都必须是
完全理性的,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这符合个人的某些
经验,却忽略了另一些经验,如情感因素的影响,
天性中的利他(
道德)
倾向(源于任何
物种都具有繁衍
种族的
本能)。
2、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是传递供求信息的
经济机制,信息完全假设具体体现在自由
波动的价格上。最大化原则加上完全竞争假设才能推导出信息完全假设。
3、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西方经济学从以上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
数学演绎推理,得出
结论
二、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
亦称“微观经济分析“或”个体经济分析”。是数量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由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因此在数量分析上它只研究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 (个量)如何决定以及这些个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关系。
只研究: 单个厂商作为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居民户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厂商的生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决定;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决定等等。
亦称“”观经济分析”或“总体经济分析”。是数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因此在数量分析上它只研究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及各有关经济总量之间的影响和关系。
宏观经济学在进行总量分析时,假定个量是已知的、既定的前提,只研究: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就业量如何决定;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总量及其占国民收入的比率如何决定;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和利息率如何决定;经济中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如何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等等。
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理论(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也称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马歇尔(1920年)创立的
局部均衡理论,把单一商品的市场看成是总体经济的一个很小部分。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也称
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与”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相对。由法国
瓦尔拉斯提出,现代西方经济学广泛使用。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四、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
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调了
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如考察
市场价格时,它研究的是价格随
供求关系上下波动的
趋向或者是供求决定的
均衡价格。也就是说这种分析只考察任一
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
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相应的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也就是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
起点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实际上只是对两种既定的
自变量和它们各自相应的
因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
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
速率等等。这种分析考察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蛛网模型就是运用动态分析一个典型的
例子。动态分析在初级的
经济学教材中运用的很少。
分析单个供求均衡时运用的就是静态分析;当影响供求的
因素发生变化时,相应的
供给和需求曲线也会发生移动,它们会达到新的均衡状态,这时运用的就是比较静态分析,即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动态分析则是分析每一期自变量都会变化,相应的因变量随之变化,同时把时间的因素考虑进去。